もののけ姫 (魔法公主)
詞:宮崎駿/曲:久石讓/歌:米良美一

はりつめた弓の ふるえる弦よ (張滿的弓上的抖動的弦啊)
月の光るにざわめく おまえの心 (在月光下喧囂的 是妳的心)


とぎすまされた刃の美しい (磨快了的刀刃的美麗)
そのきっさきによく似た そなたの横顔 (與那刀尖鋒銳相似的 是妳的側臉)
悲しみと怒りにひそむ まことの心を知るは (能夠瞭解潛藏在悲傷與憤怒中的妳的心的)
森の精 もののけ達だけ もののけ達だけ (只有森林中的精靈們了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魔法公主是宮崎駿作品中我喜愛的前兩名(另一部是風之谷)
好劇情+久石讓的配樂+好聽的主題曲,而且堪稱成熟的作畫品質
這首宮崎駿在1996年推出的電影"魔法公主"的主題曲,應該很多人都很熟
不過如果說唱這首歌的人其實是個男性...你相信嗎?
不管相不相信,但事實就是唱這首歌的聲樂家(米良美一)是男的


米良美一原本在大學時代主修男高音,
後來指導他的聲樂老師認為他的聲音很有發展性,鼓勵他轉向假聲男高音發展
在日本出了好幾張日本藝術歌曲跟日本傳統歌謠的專輯
是少數亞洲假聲男高音能夠在世界舞台上取得一席地位的
(其實只有兩個,另一個是台灣人喔[杜希翹],但我完全找不到他的任何錄音,介紹不了= =)
他獨特的地方在於不管是在高音域或是低音域,都能夠維持相同音色
在真假音換聲區的轉換上幾乎難以察覺
這在假音唱法中是相當難以克服難以駕馭的技巧(除了天生就是要加上練習)


說到米良美一這類的假聲男高音,其實在巴洛克時代的歌劇或藝術歌曲裡頭是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的
十六世紀中期,梵蒂岡教廷頒布教皇敕令,禁止女性歌手參加教堂唱詩班
因此有些聖歌或歌劇演出,都是由音域較高的男性喬扮成女性,以女性的聲音來唱。
而這些男性歌手為了不受青春期變聲影響,使嗓音維持在高音域的等級,
都會在青春期到來之前施行閹割手術。也就稱為閹人歌手(或是去勢男高音)
一般在男童7歲至12歲時施行閹割手術。


因為發聲是聲帶振動的結果,聲帶是發聲、歌唱的重要部位(包括堅韌的軟骨組織和柔軟的膜片)
音調高低與膜片成反比,膜片越短、越薄,歌唱的音調則越高。
青春期男女聲帶長度約12~15毫米間,
近成年時女孩聲帶略增至13~18毫米,而男孩聲帶可達18~23毫米。
閹人歌手因缺乏有助於聲帶長度增加的雄激素,膜片長度維持在7~8毫米。
成年後既能擁有男性的體格和肺活量,又能保持著童聲。


這類歌手在整個17、18世紀非常盛行
每年都有超過4000個人成為閹人歌手
這些人大多出身貧寒,從小就必須每天練唱至少六個小時,能登上台的終究是少數
有名的作曲家還特地培訓閹人歌手,好讓他們能夠不斷演唱自己的作品
像是當時的韓德爾,就號稱身邊有七大閹人歌手,個個宛如明星
絕不輸當今的星光幫
而閹人歌手中最最有名的一人自然屬法瑞奈利,在18世紀幾乎無人匹敵
在32歲就完全不到外頭演出,而歸屬到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的宮廷中
每天晚上獻唱同樣的四首歌曲,時間長達十年之久
[不過法瑞奈利從來沒有跟韓德爾合作過,兩個人似乎有非常大的仇恨在]


由於閹人歌手音域廣、又擁有女性歌手所難以擁有的聲音力道,
獨特音色與歌唱技巧結合,能演唱極困難的聲樂段落(甚至作曲家特別為他們編寫),
十分受到當時聽眾歡迎。
但是這樣的情況造成很大的問題,作曲家一味的追求歌曲的技巧
導致不管劇中角色的性別為何,不管角色所設定的性格為何
什麼需要特殊演唱技巧的角色都由閹人歌手來演出
也造成會有一齣戲裡頭,閹人歌手用女性的聲音唱男性的角色,而女性也由男性扮演的
大家就在劇裡頭互相飆高音,淪為一種非常不營養的藝術
(早期的歌劇始終存在著劇情薄弱到不行,要求的演唱又難的可以的極端情況)


由於這樣的行為被認定是不人道,再加上作曲家致力於改革,聲樂技術也隨時間提升
舞台上的女性角色也開始真正由女性來演出
於是18世紀後,這類歌手就消失了
不過即使到現在,閹人歌手所造成的影響還是有
像是莫札特所寫的歌劇,很多地方就只能讓女中音來扮演男性的角色
因為根本沒有男性歌手能夠勝任裡頭的曲目


而原本巴洛克時代,巴哈的聖歌或是韓德爾所編寫的歌劇,專門為這些人編寫的橋段,
如果真的要依循古味,就只能就改由像米良美一這樣的假聲男高音或是由女低音來演唱
(通常假聲男高音的音域大約就是在女低音的音域左右,但也是有能達到女高音的水準的歌手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程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