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了十多年的推理小說迷,長時間都是孤單的,
即使你看了內容精采到爆的好書想跟人分享,可能也會被冷回...
這年頭不夠文青是不行的
今天先來討論「安樂椅偵探」這個類型


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類型,也是個人很喜歡的類型,不過在茫茫推理書海中的數量偏少
「安樂椅偵探」顧名思義就是安樂椅+偵探,簡單的說就是躺著辦案(喂!)
正所謂「偵探不出門,便知案中事」,動口動腦不動手是絕對的原則
這很挑戰作家的敘事能力


一般來說,「安樂椅偵探」會符合以下條件,符合得越多,純度就越高
1.偵探基於某些原因不到場偵查(有可能是身體不允許、時間不允許、偵探懶得出門...)
2.透過第三人獲得案件的細節(例如透過友人、透過警探、透過報章雜誌的報導)
3.從有限的線索推理真兇(跟那種偵探跑來跑去的類型不同,所能取得的證據相對有限而單純)
4.偵探絕對理性(由於推理過程完全沒有接觸被害人跟兇手,完全從純理性的角度切入推理)

 

艾勒里.昆恩的作品有一個很有趣的環節,就是「向讀者挑戰」(來自作者的挑戰)
在偵探要解答謎題之前,作者會插入一篇挑戰信,
向讀者揭示所有的證據都已經呈現,沒有隱藏任何關鍵證據
讀者跟偵探一切公平競爭,毫無隱瞞
橫溝正史也玩過一樣的遊戲,告訴讀者「讀到這裡你已擁有足以解開謎題的線索」
這是一種純粹理性的碰撞


「安樂椅偵探」類型有趣的地方就在此,讀者跟偵探所能得到的線索完全相同
偵探除了自己腦補,不會得到比讀者更多的資訊
這對作家也是一種挑戰,如何讓結局合情合理而且讓讀者心服口服,真心不容易
由於偵探不出門,作者安排橋段就比較難插些風花雪月的內容充場面,故事多半都以「短篇」為主
而且,雖然偵探不出門,但是還是得有手下(配角)去幫忙取得推理素材
轉啊轉啊又很容易回到福爾摩斯+華生雙人組合的套路上
推理小說的發展就是這麼樣的趣味啊


[推薦作品]
(1) 角落裡的老人 The Old Man In the Corner(作者:艾瑪·奧希茲)(偵探:老人)
這本的主角是推理小說史認定第一個安樂椅神探,雖然也是有不認同的說法
不過這本在1908年出版的作品定義了「安樂椅偵探」的雛型絕對是無庸置疑的
劇情的反轉更是一絕,真正意義上的說明善惡並不這麼絕對
詹宏志先生的推理專門店也有代理這本書,絕對值得一看

(2) 廚師太多了 Too Many Cooks(作者:雷克斯.史陶特)(偵探:尼洛.伍爾夫)
這本書絕對不是美食書,而是「安樂椅偵探」
雖然助手看起來很忙,到處奔波,不過破案靠的還是偵探的大腦跟情報網
系列作高爾夫謀殺案(Fer-de-Lance)也是同樣的類型
作者出的伍爾夫探案其實不少,水準據說參差不齊,台灣代理的很少

(3) 人骨拼圖 The Bone Collector(作者:傑佛瑞·迪佛)(偵探:林肯萊姆)
很多人應該是從同名電影知道這本,偵探因為癱瘓,基本上行動不便
是少數「安樂椅偵探」的長篇作
不過就像我前面說的,寫這個類型有相當限制跟挑戰
所以後期的林肯萊姆探案,偵探也是會坐着輪椅到案發現場晃
類型也開始偏向「科學辦案」

(4) 推理要在晚餐後(作者:東川篤哉)(偵探:管家影山)
有出過改編日劇,大小姐主人(警探)+管家(偵探)的逗趣組合
劇情比較輕鬆,偏向輕小說,但本質上是「安樂椅偵探」
管家在聽完主人忙了一整天解不開謎團的抱怨後,幫忙提醒破案關鍵

(5) 折傘的女人(作者:島田莊司)(偵探:御手洗潔)
島田老師筆下的御手洗潔也是典型的「安樂椅偵探」,
雖然他四肢健全,可以到處去,不過他更傾向動口(毒舌)
案件多半從廣播聽來的或報紙看來的
跟林肯萊姆探案一樣,系列作寫久了還是免不了偵探會跑去現場...

(6) 山伏地藏坊的放浪 (作者:有栖川有栖)(偵探:山伏地藏坊)
這本的宣傳詞打的就是「安樂椅偵探」,不過細究起來純度其實偏低
故事是由偵探本人口中說出,比較符合的大概就是「向讀者挑戰」

 

其實還有好一些作品也是,不過全要寫,篇幅實在是有點多,而且有些就是單一個故事
例如:
愛倫·坡《瑪麗·羅傑奇案》(單一個故事)
阿加莎·克里斯蒂《瑪波小姐探案》(推薦從死亡草入門)
櫻庭一樹《GOSICK系列》(輕小說,台版好像斷尾了)
京極夏彥《京極堂系列》(推薦從魍魎之匣入門)
時間的女兒在"廣義"上其實也能符合「安樂椅偵探」的要素,不過普遍都被歸類於「歷史翻案」類

 

寫了好長,先感謝大家讀完(如果有的話)
推理小說能聊的東西太多了,還有像「密室殺人」、「暴風雨山莊」、「敘述性詭計」、「時刻表推理(旅情派)」、「反敘式推理」、「公案小說」、「新本格派」、「社會派」、「冷硬派」...等話題
如果我沒有懶癌發作而且大家有興趣的話就會試著繼續寫
小的看的書不多,以上內容如果有誤,也請不吝指教

arrow
arrow

    程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